地址:中国-郑州-南阳路216号
传真:+86-371-67878896
电话:+86-371-63759558 - 67878986
邮箱:huanqiuzg@gmail.com
网址:http://www.shuinifenmo.com
![]() |
![]() |
![]() |
![]() |
![]() |
![]() |
![]() |
![]() |
回转窑预分解设备设计 回转窑预分解技术改造-水泥粉磨设备网 |
1. φ2.7m×42m五级预热器窑、陕西礼泉秦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φ2.5m×45m立筒预热器窑等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在陕西勉县温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φ2.8m×45m回转窑新生产线建设中亦采用了预分解技术。实践证明,对原日产熟料200t/d左右的“泾阳型”和“邗江型”回转窑采用预分解技术进行以增产节能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势在必行,改造后的日产熟料均达到600t/d左右,预分解率均达到或超过95%。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度提高。 2. 回转窑预分解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小型立筒预热器窑和五级预热器窑曾因投资较少、操作简便、对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地方水泥工业中得到一定发展。但随着预分解技术的出现,其表现出能耗高、产量低等明显缺陷。预分解窑的最大特点是将分解炉作为窑系统的第二热源,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悬浮态或流态化条件下极其迅速地进行,从而减轻了回转窑的热力强度,并使入窑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95%以上,窑的生产能力成倍增长。因此,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衬料寿命和环境保护诸多方面与立筒窑和预热器窑相比都更加优越。现有的立筒窑和预热器窑如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 回转窑预分解技术改造方案的制订原则技术改造方案的核心是采用预分解技术。在具体方案制定上充分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优化设计,以求达到技术改造的预期效果。技术改造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及建筑物,尽量缩短改造周期,减少停产损失,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造投资的同时尽可能采用先进、可靠的新技术及装备,使改造方案达到国内同规模生产线的较高水平。 4. 技术改造主要经济指标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熟料产量 t/d 600 25t/h 2 年熟料生产能力 万t/a 20.0 3 烧成热耗 KJ/kg 4180 4 入窑物料分解率 % >95 5. 技术改造方案的主要特点 5.1 YDF型双喷腾分解炉 分解炉是预分解窑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设备。由于分解炉内物理化学过程复杂,由此能否实现炉内煤粉完全燃烧成为分解炉设计的关键问题。我公司与省建材设计研究院技术人员通力合作,设计开发了YDF型双喷腾分解炉。采用双喷腾技术,提高了气流湍流度,强化了气固换热条件。该分解炉同时具有“涡旋效应”、“悬浮效应”和“流态效应”等多种效应的综合效应,延长了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并对煤质的运作性强。这样就既能保证生料与燃料在炉内很好地分散、混合和均布,使燃料在炉内迅速地完全燃烧,并把燃烧热及时传给物料;又能使生料中碳酸盐组分迅速地吸热、分解,溢出的CO2及时地排除。即同时达到提高燃烧效率、换热效率和保证入窑物料碳酸盐分解率在90%以上的目标。 5.2 高效低阻型旋风预热器 开发设计的五级高效低阻型旋风预热器具主要特点: 1〉三心涡壳、切向进风 为了通风顺畅、缓解死角滞流和粘结、避免涡壳底部积灰、更有效地进行气固分离,设计的三心270°大包角涡壳和斜切式进风口底部,顺应流体运动方向,使进入旋风筒气流通道逐渐变窄,有利于减少小颗粒向筒壁移动的距离,增加了气体通向出风管的距离,这样可将内筒缩短并加粗,在提高分离效率的同时具有明显的低阻特性。 2〉挂片式内筒 C3、C4、C5三级内筒采用挂片式,结构简单、更换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工艺布置紧凑。为了使内筒经久耐用,材质选用特制的耐热铸钢,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抗高温蠕变性、抗氧化和抗硫酸腐蚀性能,可以抵御高温条件下含硫碱粉料对内筒高速冲刷和腐蚀,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3〉新型锁风下料翻板阀 采用的新型锁风下料翻板阀既能保证锁风严密,又能下料均匀,有利于稳定窑的热工制度。还具有结构紧凑、调节灵活、处理事故方便等特点。 4〉新型下料撒料盒和大直径上升风管 新型下料撒料盒降低了系统阻力,撒料更均匀,能保证料气更好地混合,大直径上升风管在保证物料悬浮的前提下进一步延长了热交换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5〉预拉伸技术 采用预拉伸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旋风筒顶部凹陷。且风管强度提高、布置紧凑、杜绝漏气、安装方便,更适应于空间较小的老厂改造,降低改造投资。 5.3 四通道煤粉燃烧器 四通道煤粉燃烧器是采用现代最新燃烧技术的大速差和强旋流理论而开发研制的。集中体现了当前水泥窑用煤粉燃烧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其低一次风量、高推力的技术特点,提高了射流的出口速度,增加了燃烧推力,强化了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混合,使煤粉气流的着火能下降;最大限度消除了不完全燃烧,减少了不必要的热损失,有利于降低热耗,提高产品质量。 5.4 复合篦式冷却机 开发设计的复合篦式冷却机集众家之长。其原理是将窑头罩与单筒冷却机之间的下料溜子改成篦式冷却机并与单筒冷却机组合使用,通过对出回转窑熟料进行急冷,阻止C3S晶体长大,改善熟料的易磨性及早期强度,使MgO及C3A大部分固定在玻璃体内,有利于熟料的安定性和抗化学侵蚀能力,同时解决了增产后单筒冷却机冷却不足。 5.5 复合式密封装置 该密封装置采用特殊的耐高温、耐磨损的半柔性复合新材料制成密闭的整体密封锥体,能很好地适应回转窑端部尾部的复杂运动,实现无间隙密封,其内部有自动回灰和反射装置。实际漏风系数<1.0%。 5.6 自动调节装置 为了保证预分解窑长期稳定运行、均衡生产,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自动调节回路: 1〉窑尾喂料自动调节 根据新增的生料冲板流量计检测出生料流量信号,自动调节生料仓下双管螺旋喂料机的转速,以保证入窑生料量的稳定。 2〉窑头及分解炉喂煤量自动调节 根据新增生料冲板流量计分别检测出入窑及入分解炉煤粉流量信号,自动调节煤粉仓下双管螺旋喂料机的转速,以保证入窑及入分解炉煤粉量的稳定。 3〉增湿塔出口废气温度自动调节 通过自动调节增湿塔的喷水量自动控制出增湿塔废气温度。 4〉窑尾预分解系统设置由PLC控制的压缩空气自动吹扫防堵装置。 5.7窑尾塔架土建优化改造 在窑尾塔架的改造中采用独特的卸载方案,可有效地减轻塔架载荷,由于预分解系统设备设计紧凑,可完全不用增设附框架,只需局部加固加高就能满足改造要求,与同规模设计附框架的方案比较,可节省土建投资40%左右,并使改造周期大为缩短,减少了停产损失。 6. 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改造项目除前面已叙述之外,还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对φ2.5m窑的窑头部分扩径,增强煅烧能力。 2〉适当提高窑转速,增大传动功率,以满足薄料快转及产量提高的需要。 3〉更换新型窑尾高温风机。 4〉窑尾废气处理用引进技术制造的专用袋除尘器,废气降温采用增湿塔方案。 5〉增加分解炉供煤装置及三次风管。 6〉现有窑头罩改造,以利于抽取三次风。 7〉煤磨增加专用防爆袋除尘器以净化出磨废气。 8〉增加生料、煤粉的计量装置,完善熟料输送等系统的改造。 9〉电气仪表的更新改造。 10〉系统耐火材料的砌筑工程。 7. 600t/d工艺流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