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中国-郑州-南阳路216号
传真:+86-371-63759558
电话:+86-371-63759558 - 55890022
邮箱:huanqiuzg@gmail.com
网址:http://www.shuinifenmo.com
![]() |
![]() |
![]() |
![]() |
![]() |
![]() |
![]() |
![]() |
粉磨工艺改造及水泥研磨体装载量和开流磨技术的简述——水泥粉磨站 |
|||||
水泥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虽有些公式可以参考,但一般还是靠经验调配。钢球级配还是以多级配球较多,在使用分级衬板时,磨仓内在长度方向上(进料端到出料端)各点处的物料平均粒径是逐渐降低的,钢球在各点处的平均球径也应该是逐渐降低,两条曲线的走势应该是一致的。调整钢球级配时要考虑到钢球尺寸的减小并不是一致的。例如有文献介绍,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当90mm的钢球磨损至80mm时,同比,80mm的钢球磨损至71.11mm,70mm的钢球磨损至63.20mm,60mm的钢球磨损至56.20mm。显然,若只补大球,则平均球径必然有变大的趋势。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是否合理,可通过下述四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调整。
1粉磨工艺改造的原则 以往进行粉磨工艺的研究主要注重提高磨机产量和降低粉磨电耗。事实上,粉磨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今后在研究和进行粉磨工艺改造时,应全面考虑产量、质量和能耗的关系。 ⑴节能原则 ⑵高产原则 ⑶优质原则 2 采用预粉碎技术
2.1 预破碎 出库物料的除铁问题必须重视,往往是铁块或其它金属杂质对细碎机造成致命的伤害。增设预破碎后,球磨机内部结构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尤其是一仓应以提高研磨能力为目标。有的厂曾尝试过提高磨机转速来提高产量,但效果不好。从理论上分析,加预破碎后入磨物料粒度降低,一仓的破碎作用与研磨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磨速提高,研磨体提升高度增加,破碎能力增大而研磨能力降低,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2.2 预粉磨 用于预粉磨的设备主要有短球磨、辊磨、辊压机、筒辊磨等。上述四种预粉磨设备的能量利用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短球磨、辊磨、筒辊磨、辊压机。 采用球磨机作为预粉磨设备,建议采用半终粉磨流程,即预粉磨球磨机与选粉机组成闭路系统,使进入后续球磨机的物料粒度更加均匀,一般<2mm的占90%左右,最大粒度控制在<5mm,可缩短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避免出现“饱磨”现象。球磨机预粉磨工艺提高产量的幅度可达50%以上,不过节能效果较差,对于有闲置设备的厂家较为适宜。 对于采用辊磨、辊压机、筒辊磨作预粉磨设备,由于投资大,工艺相对复杂,一般在立窑水泥企业很少采用。 3 开流磨的技术改造 开流高细、高产磨技术主要用于水泥粉磨。对原有磨机进行改造时,应具备以下工况条件: 3.1 开流磨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⑴衬板 在目前开流磨进行技术改造时,段仓一般都安装活化衬板,有效地消除了“滞留带”,激发和强化了研磨体的运动。 ⑵隔仓板 开流磨进行技术改造时,尾仓更换带内筛分装置的隔仓板,严格控制进入尾仓的小颗粒,使前仓的钢球和尾仓的小段各自最大限度地发挥破碎和研磨作用。 ⑶研磨体 研磨体尺寸基于粉磨能力和喂料粒度,比较通用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级配方案。因为各厂实际情况不同,磨内研磨体和物料运动情况极为复杂,以及物料性能的差异,很难找出普遍不平适用的规律,长期在实践中摸索才是获得合适级配的有效途径。 稳定的粉磨工艺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磨体的材质。由于磨损消耗,研磨体的级配在磨机运转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不同尺寸研磨体的磨损规律也不同。补球(段)只能保持装载量相对平衡,不能保持级配始终如一。如果研磨体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差,在运转过程中易发生变形和碎裂,不但影响粉磨效率,碎块还会堵塞篦板孔,使隔仓装置排料困难,磨内运行状况恶化,因此,提高研磨体的质量才是磨机长期稳定工作的有力保证,否则,再合理的级配方案也是难于始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从经济角度出发,研磨体损耗大,不仅影响粉磨能力,频繁的停机补球导致系统运转率低和工况不稳定,还会直接造成粉磨成本提高。国内粉磨1t水泥,普通钢球的损耗最大达1000g/t,补球周期多为半个月;耐磨球如轴承钢球、高铬球、低合金球等,可将损耗降至30-40g/t,仅为普通钢球的1/25-1/30,补球周期可延长至半年以上;普通钢球4000元/t,耐磨球7000-8000元/t,使用耐磨球虽说一次性投资较高,但其优异的性能可大大减轻清仓补球的工作强度,提高磨机粉磨能力,显著降低粉磨成本,进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目前开流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微型研磨体以强化尾仓的研磨能力。直径8-12mm的小段,单位质量的个数是普通钢段的20倍,总表面积是普通钢段的2.5倍。研磨效率与研磨体的表面积的0.5-0.7次方成正比。小段的应用起到了提高产量、增加产品比表面积、适当改善微粉颗粒组成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⑷料段分离装置对于微型研磨体,有必要设计一个让细粉顺利出磨,但微型研磨体不致跑出磨外的出料篦板装置。 ⑸合理的工艺参数设置改造后的高细高产磨,其工艺参数应根据生产的水泥品种、熟料的易磨性、混合材的品种和掺加比例、磨机规格等来设计磨机的仓位、研磨体的级配和确定细度的控制。 3.2 开流磨技术改造后的技术指标 3.3 微型研磨体消除了在高细粉磨时的“恶性粉磨现象” ⑴“恶性粉磨现象”的形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