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中国-郑州-南阳路216号
传真:+86-371-63759558
电话:+86-371-63759558 - 55890022
邮箱:huanqiuzg@gmail.com
网址:http://www.shuinifenmo.com
![]() |
![]() |
![]() |
![]() |
![]() |
![]() |
![]() |
![]() |
2011不平静的水泥市场将是2012水泥市场的导火索-水泥粉磨网 |
||||||||||||||
2011年各水泥生产线产量的增速连续引起业内的纷争,但基本都是凭借着对过去市场的印象说话。下面数字水泥将跟踪数据的轨迹做一诠释,以更清楚地分析2011年水泥产业的目前现状。 2011年1~8月水泥产量13.20亿吨,同比增长18.42%,今年全年突破21亿吨的悬念并不大;熟料产量8.46亿吨,同比增长17.94%,是水泥产量的64.11%,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混合材掺加比大约在36%;新型干法熟料产量6.38亿吨,同比增长18.45%,同步水泥产量增长,比去年净增近1亿吨。
从表2看出,增速较高的地区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而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增速相对较低。北京和上海两地出现负增长。 http://www.shuinifenmo.com/news/shuinishengchanxian.asp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手4万亿投资救市,水泥产业首当其冲,是最大受益者,众多投资者看好水泥业,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水泥项目建设高潮。 2009年:西南投线最多,产能5,589万吨;2005~2008年是中部地区的水泥市场高成长期,在2009年又翘了一下尾,当年新增熟料产能5,940万吨,居六大区之首;华东地区时过境迁,新增产能进入放缓阶段。 2010年:西南地区落后产能比重大,以四川灾后重建任务重为契机,西南的重点工程集中的建设营造了高需求,水泥供不应求,价格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水泥人没有见过如此好的市场,四川一家民营企业,一发不可收,三年内一气建了5条5000 t/d生产线,足以见证当时水泥市场的火爆场景。当年,西南再拔头筹,投产71条线,熟料产能7,607万吨;华北后来居上,投产40条线,熟料产能4,771万吨,比上年新增近3,000万吨;西北地区新增产能较去年新增近2,000万吨。 在建产能:4万亿渐进入尾声,大规模的水泥生产线建设在今明两年基本落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西北取代了西南,在建74条线,熟料产能7,724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异军突起,42条线,熟料产能7,270万吨,跃然纸上,引起了业内外的极大关注。http://www.shuinifenmo.com/news/shuinishengchanxian.asp
西北,新增产能呈阶梯式增长,2012年将达到顶峰,然而在2011年陕西价格触底,预示着洗牌在即; 中南,合计新增产能2.6亿吨,仅低于西南,一线大企业都有布局——华南区域华润、海螺、台泥,中南区域天瑞、中联、同力、华新、南方、海螺; 华东,2009、2010新增产能温和,借2010年末限电之势,强势拉升价格再一次抓住了绝好时机,使产业对市场有了重新认识; 东北,市场持续低迷,新增产能动力不大。2010年华东的市场运作给东北带来曙光,东北最大的市场优势是新增产能低,对市场的冲击不大,扼制现有产能之间的恶性竞争,市场秩序逐渐走上正轨,2011年水泥价格回暖; 华北,近两年新增产能连连攀高,2010年投产熟料产能4,770万吨,2011年仍有5,570万吨在建熟料产能,大企业对区域的控制逐步加强,冀东、金隅、华润、山水、中联、蒙西各显身手。 四、大集团成长 大集团在近几年的扩张中表现得五彩缤纷,三家央企发展势头势不可挡,虽然海螺、冀东被屡传收购新闻,但两龙头仍我行我素,向既定战略方向有计划的行进。海螺2009年后新增熟料产能6,500万吨,列在榜首;中建材、中材新增产能超出4,000万吨;冀东、华润都在3,000万吨以上;红狮熟料产能3,000万吨,排名第9,但2009年后新增产能合计1,643万吨;山水在2011年加快建设速度,名列第7。
产能的扩张势必影响到在市场的份额,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前20家1~8月熟料产量3 .96亿吨,同比增长21.91%,高于全国熟料的增长,占全国比重46.44%。
中国建材,熟料产量排名全国第2,同比增长6.4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大集团有很大差距。在行业价值回归的大战潮中,行业实现从量到利的转变,中国建材以身作则,在行业做出了表率。中国建材旗下中联水泥,产量同比负增长,更是为行业做出了贡献。 冀东,近几年在“区域领先”战略指导下,华北是核心区域,河北、山西、内蒙古产量增长都在40%以上,市场份额占到冀东的40%以上;重庆三个熟料基地已全面投产,产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倍以上;陕西产量同比增长28%,辽宁受节能减排影响,产量下降37%,增亏相抵。全年产量增长38%,排在企业前列。 中材,熟料产量2,500万吨,同比增长46%。面对市场的变迁,中材在最好的时机进入西北,赢得体满钵满。西北区域是集团重要区域市场,产量占集团总产量的66%;其中甘肃产量贡献最大,占总产量的32%,其次为新疆,占总产量的18%,西北不可避免会遇到市场周期的挑战,但优势企业在上风、下风市场都会择机出手从市场胜出。除西北外,中材区域分布较广,广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内蒙古都有涉足,其中广东第3,占总产量18%。 华润,行业黑马,多产业的优势日显优势,几年来水泥规模直线上升,主市场在华南,熟料产量2,460万吨,同比增长36%,目前通过并购方式,快速进入山西、内蒙古和云贵,势头迅猛。 六、行业利润 2011年1~7月全国水泥利润558亿元,比去年同期219元净增340亿元,增长1.56倍,今年全年水泥行业利润冲破900亿基本已无悬念,将挑战1,000亿。
安徽列利润榜首,海螺是今年市场最大的收益者,利润前10地区中,华东占据5席,中南占据4席,东西部水泥产量、利润倒挂的现象被扭转了。从2011年的产量、产能、利润三组数据反映出市场的两个走向: 东部地区通过市场的走高、回落、整合阶段,大企业的市场主导力量逐步加强,市场从量本利向价本利方向转化; 西部地区产能正在高释放中,需求回稳,市场的压力加大,局部地区阶段性的价格战打响,市场的整合刚刚拉开序幕,国内一流集团正伺机向该区域集结下手。
今年水泥市场都在围绕着价格做文章,这是行业的进步,从规模到利润的观念转变开始体现到实质行动上。但目前市场背景也说明,这几年高速发展的市场带来产能的快速成长,对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若38号文限制产能仍然奏效,乐观的话应该在2013年以后市场供需会逐步转好,然而这还要取决需求是否会保持稳定增长。 限产保价、优胜劣汰是抑制过剩产能发挥的两种手段,采取哪种手段主要取决市场的环境——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存在很多变数。而今年仍然会有2亿吨新增熟料产能投放,市场压力会更大。但我们看到2010年新增产能2.55亿吨,对市场形成了冲击,但今年行业利润表现反而大大超越去年。除了今年市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压力变动力,水泥产业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大大加强。在过去“十五”“十一五”的市场向好背景下,培育出一批大企业集团,而随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未来主要是需求放缓和产能释放控制间的博弈,但大企业集团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加强,保持行业应得的利润。
|